最近天气多风雨,反而能静下来心来看书。
见缝插针看完了杨云苏的《巷里林泉》,心里真嫉妒,人家怎么写那么好!
杨云苏是生活在北京的成都人,这本书主要追忆老成都市井生活,都是些平常人、日常事。
她观察力敏锐,文字带一种风风火火的幽默感,小事情也写得趣味盎然。
而且,川人嘛,逃不开一个"吃"字,她写人总是顺便写吃的,炖肉、甜烧白、干锅鱼、白米酥……反正你们尽量吃饱再看。
写她大伯,"真不是一个常规的大伯",读书人、高校教授,可一馋起来根本顾不上身份。
伯侄俩曾一块在街边站着撸串,她大伯怕街上熟人看见,脸冲着墙吃,没想到被店里出来的熟人迎面碰上
大伯做饭也讲究,喜欢"没肉找肉",做个烘鸡蛋,居然有馅儿,广式腊肠、香菇、荸荠。
以至于大伯后来进了养老院,根本吃不惯那种把肉切成肉丁肉丝的清淡饭食,杨云苏就在家炖肉带去,给他改善伙食。
杨云苏她爸则是个顽固的上海胃,"有时他不幸沾到一丝辣意,脸上的惊惶,像一个空袭下的平民。"
因此她爸最认可的川菜是完全不辣的甜烧白,一次能吃下大半个。
也有例外,有次她爸请工人吃饭,去了一家专门做鱼的店。
点了条大花鲢,一鱼三吃,鱼片做过水鱼,鱼头做砂锅,鱼杂烧豆腐。
那个鱼头砂锅看起来"胶质极充分、滋味极丰富",他爸差点叛变,好几次想去夹,纠结的时间已经被抢光了。
反正本广东人,是早已叛变,看完书决定再叛变一次,今天立马安排川菜——
泡椒酸辣鱼
泡椒,四川人称为"鱼辣子",它既酸又辣还鲜,风味相当立体,是一种清爽的刺激。
吃到嘴里生津,落到肚里舒坦,越是胃口萎靡的夏天,越是它大展拳脚的时候。
这个泡椒鱼的做法,比酸菜鱼还要简单些,不用片鱼,难度直降 50%。
汤底也更有个性,拿泡椒、青花椒、青椒一起调制,清香微辣,酥酥麻麻,把味蕾撩得跳起来!
鱼直接切大块煎香,放入汤底里一煮就成。
表皮蓬松起泡,吸饱了汁水,嘬起来津津有味,内里有大块白嫩的肉,安逸得很~
其实也可少放点水,汁收紧点,变成一道烧鱼。
我留的汤比较多,以便能多煮些配菜,免得鱼肉抢完了,急得直嗦筷子
配菜我加了丝瓜,清甜吸汁,还有千张软韧有嚼头,其他像莴笋、豆芽、腐竹等,也是好选择。
起锅撒一把紫苏,鲜香气窜得老高,又施加了一个开胃魔法!
- 泡椒酸辣鱼 -
[ 食材 ]
草鱼 / 鲈鱼 500g 泡红椒、野山椒 60g 泡姜 1 块 丝瓜 1 根 千张 80g 青椒圈 1 大勺 姜片 4 片 葱段 10g 蒜末 1 大勺 青花椒 10g 胡椒粉 1/4 小勺 米酒 1 小勺 盐 1/2 小勺 白糖 1/4 小勺 生抽 1 大勺 玉米淀粉 1 大勺 紫苏 10g
1 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 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谱 ]
1. 丝瓜切滚刀块,泡红椒、野山椒去籽切碎,泡姜切条,紫苏切碎,千张切丝
2. 鱼块洗净血污,加姜片、葱段、1/4 小勺盐、1 小勺米酒抓匀腌渍 10 分钟,夹掉姜葱,加 2 小勺淀粉拌匀
3. 起锅加 1 大勺菜籽油,下入鱼块煎至金黄,盛出备用
4. 另起锅,加猪油、菜籽油各 2 小勺,下入泡椒、泡仔姜、青花椒、蒜末中火炒香
口味重的,还可以再加点豆瓣酱一起炒
5. 加入两碗热水、1 大勺泡椒水、1/4 小勺盐、1 大勺生抽、1/4 小勺白糖、少许胡椒粉煮至沸腾,下入鱼块、丝瓜、焯过水的千张烧 6-8 分钟
6. 淋入淀粉水勾薄芡,撒上青椒圈、紫苏碎即可出锅
四川泡椒有好多种,常见是这三种:
泡二荆条香味浓郁,辣味浅;泡红灯笼椒辣度适中,圆润可爱,颜色漂亮;泡野山椒就是泡椒凤爪里那种,辣度最高。
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我各放一点,但总量不多,辣度还是比较克制的。
当然,这些年在我持之以恒的川菜熏陶下,工作室小伙伴的吃辣能力也上来了,抢得很积极。
鱼吃完,菜吃完,汤也拿来淘饭。
书里还有一段话,看得我噗呲直乐。
"工作的缘故,我长年生活在北京,这对一个成都人来说真是非凡的挑战。成都人不是不能奋斗,只是不能长久地奋斗,因为始终有一个高老庄式的温柔乡在那里召唤他。"
哈哈,谁还不是呢,在大城市奋斗累了,就嚷嚷着要回老家。
老家的食物是胃口的舒适区,老家的亲人和人情味是精神的舒适区。
你可能还想吃
国内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