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某区教育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建设方案(30页 PPT)
报告共计:30页
筑牢教育数据安全防线:某区教育数据中心安全加固方案解析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今天,教育行业作为信息化应用的重要领域,其数据中心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教学管理、师生信息保护等核心工作。近日,某区启动教育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建设项目,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安全升级,构建更可靠的教育信息化防护体系,为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保驾护航。
安全加固势在必行:多重因素驱动建设需求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让教育数据中心成为支撑教学管理、资源共享的核心枢纽,但也使其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挑战。从政策层面来看,“数字中国”建设与“新基建”发展战略明确了信息化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相关规划中明确的国产化替代时间表,推动着教育领域信息系统从芯片到软件的全链条自主可控升级。
法律法规的完善也为教育数据安全筑牢了制度根基。《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明确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责任,而教育行业作为重点领域,其信息系统的密码应用、安全评估等工作被纳入规范化轨道。教育部门相关文件更是强调,要在教育资源管理、招生考试等核心系统中落实密码技术应用,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展开剩余84%从行业自身发展来看,随着在线教育、数字校园的普及,教育系统积累了海量师生个人信息、教学管理数据等敏感内容,这些数据的安全防护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此前的安全评估显示,该区教育数据中心在安全计算环境、区域边界防护等方面存在部分中低风险,比如敏感数据传输明文化、缺乏可信验证机制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系统化的安全加固来解决。
直面现实挑战:现有体系待补短板
在项目启动前的现状调研中,该区教育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与应用情况逐渐清晰。目前,区域内运行着25个应用系统,涉及169台主机、133个web应用,数据库与中间件系统各18个,涵盖了MySQL、Tomcat等多种主流技术架构。硬件设备方面,包括华为、日立等品牌的存储设备,以及6台业务服务器、多类型网络与安全设备,构成了支撑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基础。
网络架构上,该区以核心数据中心机房为主,职校数据中心机房作为灾备中心,通过5个核心汇聚点组成万兆双环网,下属学校就近接入。尽管整体按照三级等保要求建设,但随着应用规模扩大,新的挑战逐渐显现。
首先是国产化资源不足的问题。现有计算、存储、网络资源难以满足国产化应用部署需求,随着服务器数量增加,计算密度上升,性能瓶颈开始凸显,影响系统响应效率。其次,数据安全存在隐患,在文件审批、公文流转等关键环节,缺乏密码技术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部分业务系统仍采用明文传输方式,敏感数据在互联网传输中面临被篡改、窃听的风险。
此外,传统建设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物理设备数量多、类型杂,不仅推高了采购与运维成本,还存在部分应用系统单机运行、数据备份机制不完善等风险,而系统改造流程复杂、周期长,也制约了安全防护能力的快速提升。在运维管理中,缺乏基于密码技术的身份鉴别机制,远程运维时的管理数据传输安全难以保障,进一步加大了系统被非法入侵的风险。
系统化解决方案:构建全链条安全防护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该区教育数据中心安全加固方案以“前瞻性、可扩展、高安全”为核心思路,在现有网络基础上,重点打造国产化数据中心资源池与密码资源区,通过软硬件协同升级,构建覆盖物理环境、网络通信、设备计算、应用数据的全链条安全防护体系。
在整体架构设计上,方案采用“双区域”布局:在核心机房选取两个机柜分别作为国产化区与密码资源区。国产化区部署超融合交换机与服务器节点,预留扩展空间以应对未来业务增长;密码资源区则集中部署SSL VPN网关、服务器密码机、签名验签服务器等设备,形成专业化的密码服务支撑能力。
国产化超融合建设是此次加固的基础工程。方案引入国产超融合服务器,采用国产鲲鹏CPU,搭配多块SSD与SAS硬盘,通过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与高效利用。超融合节点通过双万兆链路与交换机互联,既保障了分布式存储的网络交互效率,又通过链路冗余提升了业务连续性,为应用系统国产化改造提供稳定的硬件环境。
密码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安全防护的核心。方案从多个层面落实密码技术应用:在物理和环境安全层面,部署采用国密算法的门禁与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密码模块保障身份鉴别信息与监控记录的完整性;网络通信层面,借助国密SSL VPN网关构建加密传输通道,结合签名验签服务器保护访问控制规则的完整性,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与真实性。
在设备和计算安全层面,引入支持国密算法的堡垒机,搭配智能密码钥匙实现可信身份鉴别,通过统一日志审计系统对日志进行数字签名,保障操作记录的不可篡改;应用和数据安全层面,利用服务器密码机实现数据加密存储与数字签名,通过签名验签服务器确保业务数据的完整性与操作行为的不可否认性,同时为终端用户配备国密浏览器与个人数字证书,从访问入口强化安全防护。
落地成效展望:为教育数字化保驾护航
此次安全加固项目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提升该区教育数据中心的安全防护能力。通过国产化超融合架构的部署,不仅解决了国产化应用运行的基础资源问题,还通过资源池化管理简化了运维流程,消除了数据孤岛,为教育数据的高效共享奠定基础。
密码技术的全面应用,则让数据安全防护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控”。从物理机房的出入管理到网络传输的加密保护,从服务器的身份鉴别到应用数据的签名验签,全链条的密码保障机制将有效防范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确保教学管理、招生考试等核心业务的安全运行。
对于广大师生而言,项目建成后,绿色上网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保障,个人信息在采集、传输、存储等环节的安全得到强化,网络学习与校园管理的体验将更加安全可靠。同时,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与可信数据环境,也为终身学习数字档案等创新应用提供了安全支撑,助力区域教育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此次教育数据中心安全加固建设,既是对当前网络安全挑战的积极应对,也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安全稳定、自主可控的基础设施体系,该区将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让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育人的核心目标。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30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
发布于:广东省国内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