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WiFi实名不注销会怎么样?
很多人把随身WiFi当成一次性用品,流量用完就扔抽屉,以为拔卡关机就两清。其实2016年起,工信部要求所有移动上网设备必须实名登记,你的姓名、身份证号、人脸早就和那张小卡绑死在系统里。设备不用了,实名信息不会自动消失,它像一张没销户的银行卡,平时没动静,一旦出状况就顺着网线找到你。
先说钱。多数套餐默认“沉默期”只有三到六个月,到期后运营商会自动续费并从原支付渠道扣款;如果原渠道没钱,就进欠费名单。欠费金额不大,但会按月滚违约金,半年后翻一倍并不稀奇。别以为换个号码就没事,现在同一身份证下的所有号码都共享欠费额度,你下次办宽带、办新卡,客服会先让你把旧账补齐。
展开剩余61%再说征信。运营商目前不像银行那样直连央行征信,但它们有自己的“通信黑名单”。欠费超半年会被列入,想办新卡、携号转网、甚至参加充话费送手机活动都会被拒。更尴尬的是,部分省份已经把大额通信欠费纳入社会信用平台,以后考公、投标、子女入学要查家长信用时,这一笔小欠费就可能成为别人卡你的理由。
还有法律风险。随身WiFi的IP是动态分配的,如果前机主不注销,下一任买家用这张卡发布违规信息,后台记录的还是你的身份证。警方溯源时首先找你喝茶,你得证明“那不是我,是设备转手了”。可大多数二手WiFi交易就是楼下小卖部扫码付款,连张收据都没有,到时候真是百口莫辩。别觉得这种事遥远,去年江苏就有大学生因卖出的MiFi被用来诈骗,被传唤四次才洗清嫌疑。
想彻底了断其实很简单。
第一步,把设备里的物联网卡拿出来,拨打对应运营商客服电话(10086/10010/10001),直接说“我要销户”,客服会让你提供个人信息和服务密码,十秒就能冻结。第二步,登录运营商微信小程序,找到“实名查询”功能,确认自己名下还有没有“沉睡”的卡,有的话一并注销。第三步,把设备恢复出厂设置,剪掉旧卡,随手丢进有害垃圾桶,别留给回收贩子。整套流程不会超过十分钟,比排队买杯奶茶还快。
说到底,随身WiFi跟手机号一样,都是实名资产。用完不注销,相当于把钥匙插在门上就走。哪天回来一看,欠费、黑名单、警察叔叔都在屋里等你,那才叫真闹心。今天花十分钟把尾巴剪掉,明天就少一堆解释不清的麻烦——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发布于:云南省国内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